|
Economic Channel
管理频道
诸子百家谈管理2
time:2020-12-10

吾师孔子 

君子流传下来的德行,如果不与时俱进,大概五代就会完结;平民流传下 来的事业,如果不用心维护,大概五代也会消散。我虽然未能做孔子的徒弟, 但圣人的德业还没有完结,还可以从传授者那里学习。 

管理智慧:凡人的事业不过五代,圣人的德泽千古流芳。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德泽,传仁义之道,所以被称作亚圣,受人敬仰。 

古人言:富不过三。意在告诉世人、尤其是商人,再大的事业如果不去发展而只懂挥霍,一样会破败衰亡。这也是现代民营企业主普遍关心的富二代接 班问题。想要解决,关键就在于教育引导,以及自身的榜样作用。试想,企业主在企业做强后便小富即安,甚至用“好死不如赖活着”的消极思想聊以自慰。又怎能激发出下一代人开拓创新之勇气与艰苦奋斗之决心呢?“赖活着”终究会让你生不如死,唯有不断进步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。机遇与挑战并存,风险 完全可以规避,我们绝不能因为怕“死”就拒绝发展,况且科学有序的发展只会带给你更多的收益。一个最简单的例子:两军相争勇者胜,战场上活下来的 往往是奋勇向前者,而怯懦不前者不被对手干掉,就是被军法处置。商场如战 场,如果只会畏首畏尾,最终只能被强者掐头去尾!创业难、守业更难,想要 不断扩大事业则是难上加难!但正因为困难,才会驱动你前进的脚步,如果自然界永远都是“春天”,人类文明也不可能会如此快速的发展。所以,将困难当作朋友,将奋斗贯穿生命,你一定会迈上一个又一个事业的高峰。 

原文:君子之泽,五世而斩;小人之泽,五世而斩。予未得为孔子之徒也,予私淑诸人也。

万章篇 

圣者之道有道德的伟人,说的话不一定全部守信,因为表面上的无信实则为真正的 守信。其行事也不一定完全按照规则,表面上不遵守规则,实则是遵守大道的 规则。万事只要按照义理所在去做,就是得大道的圣者啊。 管理智慧:有道之人,其言行往往不拘常理,但总合义理之所在。因此,万事不可只看表面,更要看清本质。企业主在管理企业时,也不可完全拘泥于 课本上的指导、前人留下的经验,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。只有一切从企业实 际出发,才能收获最有效、最高效的管理经营办法。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、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、学人无数不如坚守本真。只有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、 实践,在成功中进步、在失败中奋起,才能实现企业的不断成长与进步。

原文:孟子曰:言不必尽信、行不必尽果,唯义所在也。 

欺之以方 

子产收到友人赠送的一条活鱼,便吩咐属下将其放到池中。下人看到鱼美 味鲜便起了贪念,将鱼烹制吃了。待子产询问鱼的情况时,此人回答:“鱼儿在 池里游的自在,现已游到深水里去了。”子产听后说“这鱼真终是得到安逸的归 宿了。”下人听后不免窃喜:“都说子产聪明,没想到这么好骗呢!” 

管理智慧:对人可以有发自善念的欺骗,但不可有源于邪恶的蛊惑。文中家仆为了一己私利欺骗子产,最终只会伤害到自己。原因何在? 

儒家思想告诫我们:勿以恶小而为之、勿以善小而不为。一两次的恶行不 会对你造成伤害,但是却会让你染上恶习。恶习较之恶行更要邪恶许多,他会 成为指导你思想行为的惯性,心理学称作潜意识。当一个人行恶成性、甚至是 非不分、以恶为善,就会与整个社会秩序为敌,即使不为国家机器所惩治,也 会在与更恶者的争斗中败下阵来。这就是“多行不义必自毙”的现实解释,或 者被善者毙之、或者被恶者毙之,总之会走向毁灭。同样对于企业主来讲,在 商业竞争中也要尽可能符合法律、符合规则的经商,切莫习惯于尔虞我诈、偷 奸耍滑。小聪明只能带给你大伤害,贪小便宜吃大亏的商业案例比比皆是,而 舍小利取大益的商界精英才值得我们学习与看齐。 

告子篇

舍生取义鱼是我喜欢吃的,熊掌也是我喜欢吃的,如果两样不能兼得,只好舍去鱼而取熊掌。生命对我很重要,仁义对我也很重要,如果两样不可兼得,我只好 舍去生命而坚守仁义。 

管理智慧:生命固然重要,但对孟子而言,还有比生命鞥为重要的“义”。 就算丢掉性命去保全仁义,都会在所不惜。此点笔者虽不赞同,但却十分钦佩。 

就现代企业主而言,在您的经营管理过程中,一定有遭遇两难、甚至多难 选择之时。鱼与熊掌不能兼得,我们不可意气用事、为小利吸引、只想自己所 需,而应当考虑公司全体利益、站在企业发展的高度,做出对企业发展最有利 的选择。而当你一次次在抉择中做出正确判断,不但企业会获得快速发展,你 也会逐渐提升自己的管理、经营水平,成为一名当之无愧的现代企业家。 

原文:孟子曰:鱼,我所欲也;熊掌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兼得,舍鱼 而取熊掌者也。 

反省自我

每个人都知道如何照顾培养幼弱的小树、自己喜欢的宠物。但很多人却不 知道如何培养自己的身心。难道是爱惜自己反不如树木、动物吗? 

管理智慧:人对外物总能看清真相,但对自身却不能看清事实、找到方法。 原因何在?只是不愿用心反省罢了! 

反映到企业管理中,精明的企业主善于发现市场发展、行业走向,善于体 察员工工作进度、工作态度,但是到自己身上,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自知之明。 不要说一日三省,即便一日一省,在这个节奏过快、压力山大的社会,也总会 被人遗忘。如果你想从精明走向英明、从英明走向自知之明,就请多做自省吧! 看到他人有错反观自己、听到热点新闻提问自我、知道其他企业之变分析自身 企业现状。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不需要每时每刻的开拓创新,而需要每时每刻的 观察自身、改正缺点,直到没有什么缺陷,想不成功反倒难矣。 

原文:拱把之桐梓,人苟欲生之,皆知所以养之者。至于身,而不知所以 养之者,岂爱身不若桐梓哉! 

杯水车薪 

仁义克制不仁,就像水能克火一样。现在实行仁德之人,好像用一杯水去 熄灭一车柴火,火自然不能熄灭。他却反过来问:水真的不能灭火啊!这种话, 只能助长那不仁的气焰,到最后使自己也变得麻木不仁。 

管理智慧:为仁不利,反倒怪仁德不能克制邪恶,只能说明其不懂仁德, 又或没有勇气!君子应力行求仁,不可畏惧艰难而裹足不前。 

在企业管理上,为何很多时候掌握先进的管理办法、量体裁衣的企业文化, 却总不能在工作中收到实效?重要原因就在于杯水车薪——不能严格的执行、 以及始终如一的执行。好似你手握倚天剑、屠龙刀,身怀旷世武功,但如果你 心生畏惧、又或不想施展,也就谈不上所向披靡!因此在企业中,为保证管理 制度的有效落实,必须建立起严格的执行及监管制度,选择认真负责的管理人 员铁面无私的执行。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,即使企业主在企业中也要带头执 行企业制度、管理办法,如果犯错同样接受惩罚、以儆效尤。如果能做到这些, 再嚣张的气焰也会被扑灭、再强大的势力也会被铲除,企业主就不用担心企业 内部的营私舞弊、拉帮结派等乱象,因为企业已然健康优质的成长。 

尽心篇 

时势造英雄

必须等到有了周文王那样的教化,才能奋发向上者,是一般的士子。而真 正有才智的贤杰,就不必等待明君,无论身处何等环境,都一样奋发图强。 

管理智慧:都说时势造英雄,但英雄也可造时势。何谓英雄?英雄是不以物喜、不以己悲者,是目标坚定、引领时代者。其思想必符合道义所在,其行为不受环境束缚,奋发图强、有所作为者。 

企业主与企业家之区别何在?正如士子与英雄的区别。在这个商品经济的 世界,不缺少各行各业的企业主,但缺少引领行业发展、市场走向的企业家, 缺少思想深刻、智慧广博的企业家。不说国外、只看国内,如华为之任正非、 海尔之张瑞敏、蒙牛之牛根生、阿里巴巴之马云,都是走在时代前列,引领经 济发展的商界英雄。他们的思维、行动、理念等等,都值得每一个企业主认真 学习、见贤思齐。英雄也曾走过我们的路,我们又何以不能成为英雄。 

原文:孟子曰:“待文王而后兴者,凡民也。若夫豪杰之士,虽无文王犹兴。” 

眼界决定世界 

孔子登上鲁国东境的东山上,看鲁国都城显得很小。当登到泰山之巅,再 看鲁国都显得很小。见惯了海洋的人,很难再让他进驻江河;久处圣人门下的 人,很难和他讲肤浅的话。想看水的美丽,就要看它源头流出的壮阔波澜;日月之光明,只要有缝隙,都能照得到。君子立志求道,不累计到文章外现之时, 就难以达到圣贤的境地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 

管理智慧:站在不同的层次,就有不同的境界,所谓眼界决定世界。想要达到圣人之境,还要从源头逐步前进,积跬步方以致千里。

在经商之路上,同样要“眼高手低”,要有高端的眼界,更要从底层做起! 因为胸无大志,很难成就大事;不积跬步,也无从实现梦想。诉诸到具体行动, 就要踏下心来做事,用心做好管理、做好生产、做好经营,做好自己的本职工 作,以实现企业的稳固发展。同时,还要经常关注市场动向、参与企业培训, 提高自身的管理及经营理念,不放过任何与高端企业家沟通的机会,在与强者、 高人的沟通中,提升自己的境界,结合自身的经验将企业做大、做强。 

原文:孟子曰:“孔子登东山而晓鲁,登泰山而小天下。” 

因材施教 

君子有五种教人之法:有谆谆善诱、教导行为者;有因材施教、成就德行 者;有提升潜力、开启智慧者;有善于解答、提出假设者;也有强调实践、言 传身教者。这五种方法即可针对不同人、也可针对不同事给予教导。 

管理智慧:君子施教各有不同,关键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。只有高下远 近各因其性,才能教导出不同的人才。这一点应用在现代企业文化养成上,尤为适合。企业文化的培养与灌输,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,也不是照本宣科就能深入人心的。这需要企业主综合运用讲座、员工手册、张贴标语等不同手 段综合实施,才能所见成效。一方面要定期组织员工培训、考核,给员工以压力;另一方面也要按照企业文化树立典型,用企业文化关心员工生活,给员工以动力。压力成为动力、动力产生效果,真正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,深入到员工生产、生活的点点滴滴,指导员工为企业发展尽职尽责。

原文:君子之所以教者五:有如时雨化之者;有诚德者;有达财者;有答问者;有私淑艾者。此五者,君子之所以教也。 推己及人 君子对于外物只应有爱惜之心,不应有宠爱之心。对待百姓应当仁爱,但 不应过于亲爱。先亲爱自己的亲人,再推及到仁爱百姓。由仁爱百姓再推及到爱惜所有事物。 

管理智慧:君子用情,有亲疏远近之分。爱有差别才合乎本性流露。这一 点在高节奏、高压力、高指标的现代商业社会,又会对我们有何指导呢? 那就是学会爱自己、爱家人、爱他人、爱世间万物。作为一名企业主,平 日里管理企业、苦心经营,不能说日理万机,也算是八面玲珑。长此以往,一 定会感到压力山大,甚至力不从心,为什么?因为上帝给人的时间、精力是有 限的,想要在有限的精力下去完成无限的事业追求,自然会有失有得——得到 了金钱、名誉、地位,失去了身心健康、天伦之乐。因此,在你前进的征途中, 不妨适当放慢脚步,多爱惜自己的身心健康、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, 这样你就能收获最简单、最真挚的快乐,也才能放松身心投入到事业之中;这 样你才能试着用真心去热爱天地、热爱他人、热爱员工。请相信,你的真情实 意会带给你更多的尊重、信服与爱戴,会带给你更多的快乐、健康与财富! 原文:孟子曰:君子之于物也,爱之而弗仁;于民也,仁之而弗亲。亲亲 而仁民,仁民而爱物。 

好名之徒

喜好名誉的人,能在某些事上做到卑躬屈膝、礼贤下士,更有甚者将万乘 之国的土地拱手让出;但是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,如一餐饭、一乘车等事 上却尽显富贵之身,面露吝啬之相。 

管理智慧:好名之徒最善于欺世盗名,大事免而为之、不易察觉,小事每 不注意、反见真相。这一点反映到现代商业竞争中,尽显“细节决定成败”之 重要。一个人有意去做一件事,往往会天衣无缝;但如果在不经意间去做自身 习惯之事,往往会原形暴露。在“相由心生”一文中我们谈到了“礼数、细节、 行动”等对人之本性的反映,在此环节则进一步强调了“在细节处看人”的重要。较之前文中人在面对巨大诱惑时的贪婪不同,好名之徒的确不为势利所动, 因为其追求名誉之大成。但正像故事中所说,他会在不经意的小利处、在不为 人知的势利处尽显名利本色。这也是好名之徒的痛脚所在,关键需要睿智的企 业主用心发现,这样才能让你游刃有余的运筹帷幄、掌控对手。同样,既然我们已了解这类人的人性特征,就要防止自身也变成一个好名之徒。






   Copyright © 2015 德恩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粤ICP备2022101385号
卓见 | 能力 | 关于DCG | 领域 | 博客 | 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