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Economic Channel
管理频道
太有道理,中国古代关于管理的智慧
time:2020-12-22

纵观现代企业管理类的书籍,以国外引进的思想观念为主。确实,我国古代几乎没有“企业”这种东西的萌芽,就连商业也在历代“重农轻商”政策下举步维艰,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的现代企业,几乎都是学习西方的,尤其是管理模式和思想,也渐渐向西方靠拢。

但事实上,即便没有很好的发展,老祖宗对于管理的智慧在众多领域还是多见端倪

比如经典的田忌赛马,是系统运筹的典范。反观现代企业竞争中你来我往的竞争中,对方出三分力,我们也会出相应的力,但从大局观上来说,这是最优解决方案吗?如果能运用田忌赛马的思维我,投入企业竞争,会不会有另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法。

仓廪足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

几千年管子的经典名句,不得不说,古人对人性的理解是如此简单粗暴,却又精准到位。在企业管理中,用情怀、感情和“有恩”这样的东西留住员工是很不靠谱的,也可以说是耍流氓的行为;告诉员工,公司是我们的大家族,好好工作,别想着加工资,这样的行为无疑就是道德绑架。

恩宜自淡而浓,先浓后淡者,人忘其患;威宜自严而宽,先宽后严者,人怨其酷

古人对人心理的把握太到位了,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,如果一开始就施恩无度,先多后少,一旦把人们的味口调起来后,就会把先前的恩惠忘得一干二净;如果一开始就放松要求,姑息迁就,然后再严厉的话,人们就接受不了,就会埋怨管理者严酷。因此管理者要知道,一个组织或一个人要树立权威,从一开始就要坚持原则,对下属从严要求,等到形成了良好的制度、文化和自觉性后,就可以宽松一些,因为制定制度的目的是不要制度。管理是一门高超的艺术,需要讲究策略,要掌握人们的心理。施行恩惠,掌握宽严要讲究适度,注重先后,因为其产生的效果是有差别的。

古代朝堂三省六部制度是管理智慧的集中体现

三省——内史省:后来改称中书省,掌管机要、发布政令的机构,掌握行政大权,权利中心;门下省:初为皇帝的侍从机构,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、赞导众事、顾问应对,皇帝外出,后来权力逐渐扩大,共议国政;尚书省: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,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,负责执行诏令。

六部——吏部管人;户部管钱;礼部掌礼;兵部号兵;刑部司法;工部修工

从顶层结构到底部建设层层推进,不可谓不完善严谨。各部与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、企划、行政等部门有很大的相似性,甚至更为科学。

可惜,小编搜罗了好久,关于古代三省六部制度的具体执行与操作的文献书籍不多,有的也是晦涩难懂,如果能对这些加以挖掘,说不定,就能找到适合我们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,而不用引进国外的观念了。

除此之外,儒家的“仁治”思想与现代企业不断提升员工幸福感的做法不谋而合,毕竟职场生活将作为很多人一生最长的最重要的生活,当工作变得有乐趣了,该有多好!

道家的“无为而治、顺其自然”在现在即便是最高明的管理者也做不到,但我认为,这恰恰是现代企业管理者应该奋斗的目标。


   Copyright © 2015 德恩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粤ICP备2022101385号
卓见 | 能力 | 关于DCG | 领域 | 博客 | 联系